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课程研究

“教育诊断”:主动性困扰了我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9日


您好!

我是一名大班的教师。考虑到大班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已经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于是,我组织开展了“小警察训练营”这样一节数学教学活动,并制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1.初步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2.在游戏中逐步形成有关左右的思维定势;3.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左右,感受辨别左右带来的很多便利。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专门找来了警服让小朋友穿上当小警官,整个活动围绕着小朋友当新警察进行训练的游戏开展。

活动一开始是小警察戴臂章,通过佩戴臂章,让幼儿知道戴臂章的胳膊是左胳膊,以此引导幼儿了解分辨左右的方法。

接着小警察的训练开始了,第一项任务是队列练习,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幼儿逐步认识自身的左右。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每个人都瞪着眼睛仔细倾听我发出的每个“向左转、向右转”的指令,然后进行行动。

小警察训练的第二个项目是视力练习,我出示视力表,请幼儿集体说出视力表中字母开口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别幼儿出现错误,但是在集体的感染下,能自发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接着,开始玩“警察抓坏人”的游戏。我告诉孩子们,一个坏人出现在幼儿园院子里,我们队要在警察局长指挥下一起去找出坏人。这时,另外一个老师带上扩音器当警察局长,不断发出指令:“向左出发到滑梯,坏人已经离开滑梯,向你们的右方逃去,现在他已经到了迷宫,请你们顺着右侧的通道走向迷宫……”在警察局长的指挥下,终于抓到了戴着墨镜、穿着黑衣服的“坏人”。小警察们欢呼雀跃,把“坏人”送到“公安局”。最后,我还给小警察发了勋章,让他们把勋章戴在左侧的胸前。孩子带着快乐、成功、自豪感结束了这次教学活动。 

活动结束后,有的老师认为孩子在教师设计的各种情境中自然而然感知、学习了左右,特别是满足了男孩子当警察的强烈欲望。但是也有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活动,虽然孩子很开心,但是,大班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在此活动中没有任何的体现,从头到尾完全是老师在高控制着。

为此我很困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正是基于一原则,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小警察训练营,希望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地体验到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轻轻松松地学习。难道这样就不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吗?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针对这样的活动,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呢?组织大班幼儿每个教学活动都要体现这个特点吗?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幼儿园  钱保霞


促进幼儿左右概念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钱老师:

您好!

在开始分析与讨论之前,首先应感谢钱老师能开放、坦诚地将自己的充满质疑与困惑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我们分享、剖析和探讨。这种实事求是、不断求索的精神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前提,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

这一教育活动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幼儿园教师指导大班幼儿辨别左右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力图通过队列练习、认读视力检查表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亲身操作中学习。虽然幼儿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但在场教师们却对幼儿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提出质疑,教师也很困惑:“这样的活动,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呢?”

遵循着“研学科、研儿童、研教育策略”这个思路,我们来逐一分析和讨论。

 

厘清概念:明确基本概念、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主动性

 

让我们先从幼儿左右概念的内涵及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认知水平、学习主动性的内涵等方面,对有关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左右概念”的内涵及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左右概念是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灵活性的概念,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标志着儿童由自我中心思维逐步向社会化思维过渡。当前国内外关于儿童左右概念的研究大多把此概念的发展作为一种探讨儿童社会性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不是把它当作目的。

研究学科概念,有助于我们审视、判断和评价教育活动目标是否正确、明确。

● 大班幼儿左右概念的认知发展水平

朱智贤先生的实验研究表明,5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基准辨别左右方位,这种最初的左右概念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固定性。这一阶段儿童往往只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不能把自己手脚的左右关系运用到物体的左右关系。直到6岁时,这种辨别能力还未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上世纪80年代有心理学专家重新做了这个实验,仍然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并且得出大约7岁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飞跃期,75%89岁儿童大多能比较准确、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根据幼儿的这一认知发展特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56岁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北京市制订的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中,在大班幼儿数学的基本经验部分也提出“引导幼儿学会辨别自身的左右,体会空间方位的相对性”的要求。

上述研究成果和学前教育的政策性文件都明确告诉我们,56岁大班幼儿在学习左右概念时,只能辨别自身的左右,还不能灵活地根据自身左右去判断其他物体的左右关系。

研究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我们审视、判断和评价相关教学活动的难度是否适宜。

●“主动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主动性是学习的核心特征之一。幼儿主动学习指通过教师创设外部学习环境,使幼儿产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进而主动、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维持到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学习状态。幼儿的学习是在直接操作中,自主、独立、创造性地理解和解释世界,是在与人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经验,形成学习态度、情感和兴趣。

可见,主动参与、探究合作是主动学习的主要特征。明确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审视、判断和评价教育活动策略是否恰当。

 

 聚焦问题:学科概念不明 确,导致教师高控制与幼儿主动学习之间的矛盾

 

在明确了学科的相关概念后,我们再来根据案例中描述的师幼教与学的行为,发现教育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 学科概念不明确,导致教师在确定活动目标和指导教学过程时出现偏差

根据“左右概念”的内涵和发展价值,笔者认为教师确定的教学活动目标有不正确和有偏差之处。我们重点分析前两条教育活动目标。

先看第二条目标,“在游戏中逐步形成有关左右的思维定势”,教师的表述明显不正确。研究表明,56岁儿童对左右概念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固定性阶段,但是左右概念是具有相对性和灵活性的概念。因此,教师正应该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逐步感知这一概念的相对性和灵活性,绝不是要使其“定势”。而且左右概念之于幼儿的发展价值不仅仅是用来分辨空间方位,更重要的是促进其社会化思维的发展。

再看第一条目标的表述,即“初步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符合56岁儿童的认知水平,也基本符合“标准”中对儿童的发展要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不仅要求幼儿辨别自身的左右,而且还要求幼儿以自身为参考判断其他事物的左右方位。可以看出,由于教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没有明确意识到“自身的左右”和“以自身为参考判断其他事物的左右”这两者的区别,也没有意识到后者的难度明显加大。

● 教学活动内容难度高于该班幼儿认知水平,导致幼儿在活动中更依赖教师控制

我们来分析案例中教师设计的三个游戏。第一个游戏是让幼儿辨别自身左右,第二、三个游戏是让幼儿以自身的左右为参照去判断字母开口的方向,并判断其他事物如滑梯、通道、迷宫等的相应方位。对照相关研究结论,大班的56岁幼儿正处于“不能把自己手脚的左右关系运用到物体的左右关系”的阶段,因此教学内容的难度高于该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的挑战性,使得幼儿在活动中对教师指导的依赖性比较高。正如案例中一些教师指出的,在活动过程中,“大班儿童的自主性在此活动中没有任何的体现”。教师高控制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幼儿在听从教师口令的训练中,根据自己手臂上的提示,固化而机械地判断相应方位,难以在学习中经历从“具体”、“固化”向“灵活性”、“相对性”的感知与逐步过渡。

● 对“主动学习”理解不深刻,导致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策略出现偏差

有研究表明,缺乏主动探索的、被动接受现成原理的学习,不能使儿童正确地脱离自我中心而掌握左右相对性原理。可见,教师应采用促进幼儿主动建构、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让幼儿在与周围物质环境的互动中,在和同伴、教师的互动中,主动获得相关的经验性知识。

从教师困惑于“组织大班幼儿每个教学活动都要体现这个特点吗”,表明教师对主动学习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似乎觉得像数学概念这类逻辑严谨的知识应更多地采用让幼儿接受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方式,因此编制的游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在指导过程中过多采用指令式的训练。具体表现为在游戏过程中,全体幼儿以平行游戏的方式听从教师的统一口令,以基本同方向的方式进行左右方位辨别。看似幼儿群体在一起活动,其实幼儿之间的互动并不多,不利于让幼儿感知左右概念的相对性和灵活性。

 

 建议:同伴合作是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聚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后,教师应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做怎样的调整呢?

● 深透把握学科概念和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确定适宜的教学活动目标

笔者在多年与幼儿园教师的共同研究中发现,有些教师在设计和指导科学与数学活动时,往往因为对学科概念研究和把握得不够准确、深透,使教育活动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们在研究学科时,应查阅相应学科概念的内涵、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以及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概念正确、难度适宜。

在左右概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确定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在游戏和生活情境中辨别自己的左右;

以自身左右为参考学习判断其他事物的左右,并感受这一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发现并初步感知左右概念具有相对性和灵活性。

第一条目标是在适应幼儿左右概念的当前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习和运用;第二条目标旨在引导幼儿,根据与自身同向的左右关系判断其他事物的左右,并知道这一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能为人们利用,比如用于视力检查;第三条目标是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幼儿主动发现和感知左右概念的基本性质。

● 以促进同伴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以游戏任务为导向创编游戏

根据第三条目标,鉴于学习左右概念有促进幼儿思维从自我中心向社会化发展的价值,并且主动学习有着“主动参与、探索合作”的主要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以同伴合作学习的方式为主来创编教学游戏,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在游戏任务中。

笔者设想,可以设计“寻宝”之类的游戏,把幼儿分成五六个人的小组,每组幼儿拿着教师设计的不同的“藏宝图”,根据图中标注的“左”、“右”符号,在户外进行寻宝游戏。在游戏结束后的集体讨论环节,教师安排各组幼儿说出本组的寻宝路线,重点说“左”、“右”方位。也可以采用打开“锦囊”的方式,每打开一个锦囊,里边就会有一个“左”或者“右”的文字,指引幼儿的寻宝路线。

为适应大班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水平,还可以加入在规定时间内、按各组寻到宝物的多少确定输赢的竞赛元素。

● 用提问促进同伴合作的讨论与思考

有研究认为,同伴间的社会认知冲突对儿童左右概念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组幼儿“寻宝”游戏的过程中,当看到左、右标志或者文字时,由于同组幼儿的站位和朝向不同,势必会引发方向的分歧和争论,这正是教师可以利用的“社会认知冲突”。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用提问“刚才小朋友都用左胳臂来确定方向,可是有的时候几个小朋友说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引导幼儿回顾和反思这些争论,发现并感知左右概念的相对性。

总之,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科、研究儿童、研究教育活动策略的基础上确定活动目标,创编游戏,支持幼儿在同伴合作中、在主动探索和学习中建构正确的左右概念,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廖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