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学会工作展示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年学前教育评价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1日

《评估指南》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经验·挑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年学前教育评价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行



教育大计,质量为本。以评价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的核心议题。为引领广大幼教工作者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澄清在实践中的误区,同时,为学前教育评价领域的前沿研究和优秀实践经验提供分享平台,促进研究者、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11月3-4日,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评价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承办,由浙江师范大学、之江实验室以及观致教育科技发展(杭州)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评估指南》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经验·挑战”来自全国各地1100多名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片





图片





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李克建教授主持。


图片

开幕式主持人:李克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领导致辞一

图片
图片


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水刚


吴水刚副局长代表东道主向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滨江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近年来,滨江学前教育以实际行动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谱写“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的教育新篇章。美美与共,优质均衡,让每一所幼儿园都普惠,让每一所幼儿园都优质。实现了“优质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品质民办幼儿园做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立足创新,敢于创新,不断推进全区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滨江区在浙江首推嵌入式幼儿园,满足多元化需求,进一步解决高新人才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制定并发布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儿童友好学校行动标准细则二十条》,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领导致辞二

图片
图片


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副厅长张其宏


张其宏副厅长代表浙江省教育厅对本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表示欢迎。接下来,张其宏副厅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从布局规划、经费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改革创新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浙江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张其宏副厅长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肯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他指出“学前大计、质量为核,质量大计、评价为引”,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浙江在学前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开展了持续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在本次会议上进行交流分享。



领导致辞三

图片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秦金亮


秦金亮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线上线下的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秦副理事长介绍了本次会议举办的背景、筹备过程以及内容的大致安排。最后,他代表学会对评价专委会未来的研究工作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1.深刻领会评价的价值导向功能,警惕滥用评价。

2.深度满足幼儿园对评价的真实需求,警惕简单粗暴使用评价。

3.切实帮助教师提升评价素养,警惕经验误判专业评价。

4.加强评价基础研究,警惕评价研究空心化。

5.补齐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缺环,从源头提高专业工作者评价水平。

秦金亮副理事长勉励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成员和所在高校主动迎接挑战,引领正确的学前教育评价导向。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程秀兰教授担任主持人。


图片

主持人:程秀兰(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主旨报告一


步入智能化时代返璞归真的学前教育创新方略——兼论学前教育评价的目标价值导向与方法论


图片
图片

主旨报告嘉宾

桑新民(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图片


桑新民教授在报告中将学前教育评价置身于基础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大视野中把握其特点、地位和价值,并在中西方学前教育的回顾反思、教育目标与评价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其“道、法、术”。桑教授特别回顾了美国幼教协会1986年提出的“发展适宜性实践”(DAP)理念及此后30多年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强调了从“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教师教学有效性”等四个维度揭示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是优质学前教育的保证,也是学前教育评价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报告最后,桑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在教育中应用的广阔前景,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智能素养,注重儿童创造潜能开发,探索家庭、园所、社区整体创新的幼教新生态。



主旨报告二


从《评估指南》到评估工具:幼儿园保教质量系列评估工具与智能化应用平台的研发


图片
图片

主旨报告嘉宾

李克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李克建教授的报告基于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主要围绕《评估指南》背景下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系列工具的研发,以及基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智能化质量评估技术平台的研发两个方面展开。李克建教授指出,《评估指南》背景下,学前教育决策者与实践者亟需科学的工具、好用的平台为“抓手”来有效推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为此,李克建教授带领团队正在不断研发“区域—园所—班级—个体(管理者/教师/儿童)”的多层次、系列化、多功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工具,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基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最新研究成果、现代信息技术和学前教育大模型,李克建教授团队与之江实验室合作研发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智能化平台——幼儿园发展性评估系统,构建了“标准选择—信息采集—智能分析—及时反馈—支持发展”的学前教育评估新生态。期待该平台在为区域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科学决策、幼儿园整体质量评估与循证管理、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估与班级课程教学诊断改进、教师自我反思与教研支持等方面,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浙江经验专场报告


五组发言人围绕“科学评估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浙江经验”这一主题进行分享。该专场报告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李克建教授担任主持。


专题发言一


浙江省:关注保育教育全过程质量提升的浙江经验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虞莉莉(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高级教师)

图片


虞莉莉老师结合浙江省相关政策文本,就保教全过程质量提升的浙江教研和评估实践进行了分享。十余年来,浙江省的保教质量提升历经制度规范、过程优化、评估细则引领下的自我改进等系列改进行动,幼儿园逐步建立以科学保教质量观为引领,幼儿全面发展为宗旨,导向质量与过程质量并重,以班级一日保教全过程为内容,班级教师为评估主体,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今年4月浙江全省幼儿园教师保教质量自我评估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的评估意识初步建立,自我评估工作逐步走向常态,但在评估中专业自信和评价能力略显不足。在此基础上,虞老师提出了后续的保教过程质量提升建议。



专题发言二


杭州市:多维视角下幼儿教师观察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其应用实践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刘雯虹(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幼教教研员,杭州市教坛新秀、优秀教师)

图片


由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刘雯虹带领其课题组成员杭州市滨江区滨兴幼儿园副园长陈庆香、杭州市胜利幼儿园园长史曼丽共同分享。课题组基于教师“观察素养”的持续研究及相关评价工具的研发需要,尝试通过多维视角建构,并不断优化指标体系,经过信效度验证,最终形成了《幼儿园教师观察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好地发挥《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价值,课题组投放该《指标体系》到本市主城区的三所一级幼儿园进行试用。目前,各试点园已形成了相关园本评价和研训的丰富案例,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理解、支持儿童,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再提升。



专题发言三


台州市:成长档案——让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有迹可循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高美娇(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

图片


高美娇及其团队成员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王琳玲、温岭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幼教教研员吴景清、台州市椒江区机关幼儿园副园长孔丽红围绕“成长档案”进行主题分享。从助力个性化发展评价的切入口出发,回顾台州团队关于档案袋评价从“结构和多样形式的呈现”到“多重功能的发挥”,从“作品收纳”到“聚焦关键能力的作品取样评价”不断精进的研究历程。围绕档案袋评价实施中的三个关键问题:“前置评价还是后置评价”“个体评价还是个性评价”“做档案还是用档案”,依托典型案例,逐一阐释了幼儿成长档案评价如何伴随教育全过程、实现群体性观察与个性化识别的平衡、促进幼儿交互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台州团队的案例分享阐述了以幼儿成长档案评价为载体,如何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独特需求,进而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呈现了“学-评-教”整合的行动路径。



专题发言四


滨江区:基于幼儿发展性评价塑造高质量的在园生活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董英姿(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图片


董英姿带领团队成员白金海岸幼儿园园长华萍、湖畔幼儿园副园长蒋文飞进行分享。基于区域教师的“高、新”特质及其在幼儿发展评价中面临的问题,滨江区依托浙江省规划课题《一链三走四研:“走园体验”研修的高新样态设计与推进》中“走友式项目”的研修架构,聚焦教师评价问题及研修需求,组建多个评价研修联盟,发动全区教师深度参与,通过园内聚点、跨园协同、全区卷入三步走方式,研制完善区域评价多种实操手册。两位园长分别就其中的“口袋小书”和“评价M单”,通过经典案例,呈现工具的具体使用方式及其对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其在园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为幼教同行提供借鉴。


专题发言五


萧山区:漩涡式四级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俞春云(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教坛新秀、优秀教研员)


图片


俞春云基于“外引 内生”理念,阐述区级、园级、班级、教师四级质量评估体系的建构思路与运行机制。漩涡式四级质量评估体系具有覆盖全域性——全员卷入、坚持过程性——涡轮嵌入、关注增值性——提质融入、聚焦内生性——纵向沁入等特点。通过区域引领式评估、园级跟进式评估、班级交互式评估、教师内省式评估的运行,打通从他评到自评的内外通道、从评估到发展的上升通道、从静态与动态的转换通道,最终实现打通从外评到自评的“最后一公里”。



评价研究与实践专场报告


主会场下午的专题发言围绕“学前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五位来自高校与幼儿园实践一线的专家与园长带来了不同视角与层面的评价实践与思考。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委会副主任吴琼副教授担任主持。


图片

主持人:吴琼(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专题发言一


广东学前教育质量检测的实践与思考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费广洪(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委员,深圳大学教授)


图片


费广洪教授分享了2022 年广东省学前教育质量试点监测项目研究的过程。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项目组研发了区县层面、幼儿园层面和幼儿发展层面的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和工具。制订了监测实施的方案,并抽取了一个区县及12所样本园进行实施,通过建立数据平台收集资料,录像观察、线上访谈、家长教师评定等方法对三个层面的质量进行了监测。



专题发言二


家园共育视野下亲师沟通质量的评价及其实践启示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秦旭芳(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委会副主任,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图片


秦旭芳教授以亲师关系为切入点,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全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总计1621名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调研。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等,对基于家园矛盾的亲师沟通质量评价指标结构进行探索与验证,最终构建包含主体共识、信息开放、情感表露、情境控制、效果反馈5个一级指标以及 18个二级指标的亲师沟通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一级二级指标进行了权重配置,最终形成的《幼儿园亲师沟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家园沟通与家园共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专题发言三


作为评价者的幼儿园教师:身份认同与时代要求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李晓敏(河南大学副教授,学前系副主任。)


图片


李晓敏从历史溯源、现状考察以及时代要求三个维度,力图厘清幼儿园教师作为评价者的发现历程。从历史维度来看,幼儿园教师的评价者身份建构有以下特征:评价者身份从模糊到明确;评价者身份从被评价者评价主体转化;评价者身份认同从外部塑造到自身认同。通过对教师作为评价者认同的现状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认同政策文本中的评价理念,但并不认同自身是教育活动评价的主体;幼儿园教师认为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缺乏评价胜任感;幼儿园教师认为当前过程性评价的要求不明确。因此,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需要,幼儿园教师评价者身份应从边缘走向中心;幼儿园教师的评价者身份认同应不断走向自觉;幼儿园教师评价者角色行为要进行革命性转身。



专题发言四


从评价量表到教师成长:幼儿园内部评价的价值追寻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刘静(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正高级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

图片


刘静园长从幼儿园评价课题的立项与研究过程,开始了对幼儿园评价的内在价值追寻和审思。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科研推动下的评价标准园本化,在无尽的指标修订过程中,幼儿园在自我怀疑中开始审思——幼儿园评价究竟为何?课题组最终意识到,幼儿园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研制出自己的评价量表,而在于要将评价指标中的科学理念与优秀经验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而最终实现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园所的发展。基于此,幼儿园又从量表研究走向了评价赋能教师成长的实践之路,探索出从横向评价转向纵向评价,建立评研学一体化评价闭环的评价经验。将幼儿园的评价不再是停留在纸上的量化指标,而是变成了更鲜活、更真实、更有生命力的教育现场,变成了能够持续推动幼儿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过程。



专题发言五


幼儿自主评价的思与行


图片
图片

报告人

黄豪芳(上海市宝山区青苹果幼儿园园长及党支部书记)


图片


《评估指南》中提到要强化自我评估,那么,谁来评?评价主体难道只是教师吗?如何在评价中体现坚持儿童为本的原则?经过多年实践,幼儿园尝试弄清三个关键问题:幼儿自主评价有何价值?幼儿自主评价评价什么?幼儿自主评价如何进行?通过幼儿自主评价的实践,厘清价值定位,让教师知道“为什么”;明确具体标准,让幼儿知道“评什么”;研制指标,让评价有标准;巧用策略,让标准被理解。为了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境中,采用适切的方式开展自评与同伴互评,探索形成了 6 种以幼儿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从而让评价成为助推幼儿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



圆桌论坛


贯彻《评估指南》的挑战及其应对


主会场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圆桌论坛,围绕《贯彻<评估指南>的挑战及其应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讨。由评价专委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刘昊副教授担任主持。分享嘉宾有:评价专委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克建,评价专委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程秀兰,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胡方,评价专委会委员、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园长温剑青,深圳市罗湖区托幼集团总园长马岚。


图片

圆桌论坛嘉宾(左起):刘昊、程秀兰、李克建、胡方、温剑青、马岚


在论坛过程中,李克建教授围绕《评估指南》的价值导向(质量观与评价观)、学前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新要求进行了观点阐述;程秀兰教授对不同类型的外部评价工作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进行了分析;胡方副院长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外部评估引领和推动内部评估;温剑青园长则从幼儿园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协调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岚园长则分享了幼儿园内部自我评估的实践性策略;刘昊副教授则进一步阐述了幼儿园自我评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论坛最后,几位嘉宾就我国学前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与展望。在圆桌论坛的过程中,不同专家相互补充与回应,拓展和澄清观点,展开了生动的讨论与深度的交流,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


随着圆桌论坛的结束,本次全国学前教育评价研讨会完美落下帷幕。这是一场关于学前教育评价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进一步弘扬了《评估指南》儿童为本、科学评估、以评促建的核心价值。与会专家们的精彩分享将启迪政策制定者、幼儿园管理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多维思考,把科学的质量观与评价观回归于教育实践,更好地贯彻落实《评估指南》。本次学术研讨会将有助于引领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助力我国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