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学会工作展示

“学前教育评价管理机制建设研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11月2日~3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前教育评价管理机制建设研讨会”在福建厦门顺利召开。


图片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教育评价是驱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次研讨会通过9场专家报告、3场专题研讨、5所优质园所观摩展示,积极探讨并交流学前教育评价管理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实践经验,提高学前教育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水平,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苏州科技大学教授蔡飞,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福建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峰,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林佳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蔡蔚文、秘书长黄铮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50多位学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图片




图片




开幕式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柳倩主持。

图片

领导致辞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蔡飞

图片


蔡飞教授首先代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就本次会议主题和内容谈了三点感想:

 

第一是主题好、站位高。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个方案中,对“完善幼儿园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

 

202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这是国家在学前教育领域落实《总体方案》要求、将总体方案要求具体落地的重要举措。如何落实《总体方案》的精神和《评估指南》的要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此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管理专委会也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理论和实践自觉性,因此本次研讨会对于推进《总体方案》和《评估指南》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是内容精、层次高。

本次研讨会的内容安排,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全面,形式多样。会议报告和活动紧紧围绕如何落实《总体方案》,特别是《评估指南》的各个方面而展开;研讨会安排了2个主报告、7个分报告、3个专题研讨和半天的园所观摩,形式很丰富。

 

第三是共研讨、促发展。

诗经有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齐聚美丽的鹭岛厦门,集中研讨,畅所欲言,提升学习落实《总体方案》和《评估指南》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能力。




福建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峰致辞

图片


当前,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这给学前教育评价与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找准方向,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成为确保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面向未来,学前教育评价与管理机制应继续致力于保障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不动摇,促进加强核心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委员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明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福建省将持续凝聚全省四方力量,在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研部门、幼儿园之间架起沟通协作的桥梁,加强对学前教育评价管理研究,健全和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发展机制、学前教育管理监督机制。

厦门市教育学会林佳添会长致开幕辞

图片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成长的起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普及普惠、安全优质”是新时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评价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我们落实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管理研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评价管理机制,体现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在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责任和担当,体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共同追求。




图片




开幕式后,专家们带来2场主报告和7场分报告。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委会主任柳倩,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颖分别担任了报告主持。




主报告一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方式转变


图片
图片

报告人:辛 涛(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什么说教育评价改革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辛涛教授首先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说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基础教育为例,新时代的义务教育发展在公平、质量、效率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素质教育难以落实、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缺乏质量标准与评价工具、教育领域缺乏问责等,因此需要打造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此,从2019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比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唯一一个围绕评价改革的全国性文件,它规格层次高、突出立德树人导向、系统性强,同时突出问题导向,旨在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如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辛涛教授从“明确方向”和“抓好关键”两个层面作了详细阐述。

 

“明确方向”即利用评价这根指挥棒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全过程。立德树人是教育评价的根本遵循,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标准指南明确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同时从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方面入手,通过评价理念与方法变革去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

 

“抓好关键”即发挥教育评价对于育人的推动作用。首先,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决破除教育中的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观念;牵头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强教育评价队伍建设。其次,要推动学校层面的评价改革,通过领会评价导向,明确好学生和好学校的核心要求;对标《质量评价指南》开展学校办学的自我诊断,树立诊断服务学校改进的理念,明确诊断内容,夯实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实施机制;用好评价结果,加强对评价数据的深度挖掘,广泛听取多方面解读与建议。第三,以教育考试现代化牵引学生评价改革。第四,加强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




主报告二




高质量发展、课程管理与教师素养




图片
图片

 报告人:虞永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保教工作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和起始的环节,在高质量体系建设中,不能缺席,不能掉队,要充分发挥奠基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和影响。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标志是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根本保障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课程管理与教师素养之间的关系?对此,虞永平教授主要从课程管理的变革和深化、课程管理与有效实践、课程管理的创新、课程管理的教师素养支撑四个方面逐一进行深入阐释。

 

首先,课程管理因学段、理念、历史传统、管理者素养等因素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效果。课程管理既有一般要求,也有地区和园所的特定要求;课程管理在行政层面和园所层面有着不同的理念与内容要求。落实到教师层面的课程管理,涉及五大功能,即观察、计划、实施、评价和跟进。

 

其次,课程管理本身不是目的,管理的根本在于推进有效实践。课程实践的有效性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课程管理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有效实践的管理意义在于,明确课程管理的立足点是保障所有儿童的成功机会;重点关注机会管理,即让儿童有经历包含时间、空间、环境材料和教师支持等因素的机会;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精心安排和留有弹性;关注儿童发展评估、环境提供和教学内容和方式、策略的选择;关注伙伴性、支持性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挥作用等。

 

第三,课程管理的创新需要研究和尝试,要在实践中比较,总结经验,形成真正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机制。要重点回答几个问题,比如课程管理管什么?谁是管理者?差异管理是否公平?如何让管理增值?针对不同的管理内容,课程管理要抓住重点工作,抓住关键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寻找适宜的管理途径和方式。

 

最后,课程管理需要教师素养作支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教师队伍课程素养提升的过程,通过教学研究、计划总结、课程审议、相互评价、课程故事、儿童档案、阶段总结等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和改进课程的能力与素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求幼儿园教师能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努力把握儿童成长和教育的规律,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素养,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和有效的支持。课程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有机系统,需要通过管理进行协调和优化,以确保其发挥更大的效能;而课程管理背后与评价有着密切关联,评价是渗透在幼儿园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评价无处不在,融入到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园长管理行为和教师行为的各个环节中。




图片




图片

报告一

充分发挥评估指挥棒作用,助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报告人:孔玲(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特殊教育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在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通过协商对话、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模式和实践路径。孔玲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中心的工作思路与实践经验: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领会《评估指南》的主旨定位和实践要义。首先通过定期召开发展论坛,将评估素养作为学前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举办专题培训,将评估队伍建设作为科学实施保教质量评估的重要要素;同时修订山东省幼儿园分类认定标准,将《评估指南》最新精神融入其中。

 

第二,过程导向、优化方式,探索建立山东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他们研发了儿童发展观察与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系统,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文件,指向幼儿核心素养,为此特别提出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思路,关注网络环境与心理健康。平台系统优化了评估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估,同时体现对教育过程中儿童和教师双主体的关注,从关注儿童核心素养发展到关注儿童和教师双主体发展。

 

第三,国家引领、省级落实,研究制订《山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评指导手册》。首先在评估内容上对《评估指南》指标进行细化,同时增加山东特色的内容;在评估方式上根据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实际,将自评指导手册分为《园级自评指导手册》和《班级自评指导手册》;在评估程序上合并进行同类评估项目,避免重复评估,减轻基层部门负担和幼儿园迎检负担;在评估主体上吸纳家长参与;设立一票否决项。


报告二

以教育督导改革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践

图片
图片


报告人:覃艳娟(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总督学、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法学博士)


教育督导的价值和任务始终是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开展服务,教育督导的使命是保障教育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新时期的教育督导战线,必须对教育中心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自治区,教育样态复杂,教育督导任务繁重。因此,教育督导必须从有力的督政,专业的督学和科学的评估监测等方面引领教育科学健康地发展。

 

覃艳娟介绍道,全区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广西教育督导战线要做教育的明白人、引路人、保护人。明确教育督导工作方向,在督政方面发力,依靠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树立督导权威,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推动督导评估工作开展,构建大数据平台发挥教育督导工作引领作用,同时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督导队伍。

 

广西还将不断健全督学制度,建设好专兼职督导队伍。助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督导力量。


报告三

慎思 明辨 笃行

——辽宁省贯彻落实《评估指南》的实践探索

图片
图片


报告人:孙英敏(辽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前教研部副部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保教指导专委会秘书长)


辽宁省如何贯彻落实《评估指南》?孙英敏主要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

 

第一是慎思,即思考“价值定位”和“推动机制”。《评估指南》锚定了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蓝图和路线,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园解决四个问题,即“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强”;通过“行政牵动、教研引领、幼儿园实践”的“三位一体”推进机制保障《评估指南》贯彻到位;通过省级、市级、区县级、幼儿园“四级联动”同频共振的方式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

 

第二是明辨,找出“优势长项”和“差距不足”。在十年改革的路上,他们逐渐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组织推进机制、业务指导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研究推广机制;但存在着全省各地区、各园所之间的差异较大,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升,自主发展和评价的能力有待提高等不足。

 

第三是笃行,从“修订标准”和“研制建议”入手。省教育厅牵头组织《辽宁省幼儿园评估定级标准》的修订,辽宁教育学院牵头组织《辽宁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评指导建议》的研制;同时确定了“方向性、连续性、兼容性”的工作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注重继承发展与改进创新,兼顾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过“三阶十步”的方式持续推动《评估指南》在辽宁贯彻落实。

 

最后是向远,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激励导向,做好“未来规划”。坚持儿童的权益和发展是核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关键,常态化的自评是手段,持续性的改进是目标,即关注整体又关注每一个,做好过程性、实证性评价。




报告四

幼儿园游戏质量区域提升的机新创新与实践

图片
图片


报告人:吴庆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招考中心主任)


四川省金牛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学前教育更是其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金牛区围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聚焦游戏质量,关注区域提升,从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入手,在研究和行动中寻找方法路径,形成切合区域实际的管理机制。

 

吴庆国具体介绍了他们所采取的行动:第一,提出“三维四阶”游戏质量观,促进质量认识从“零散”向“共识”转变;第二,构建区域推进的“五项机制”,促进质量提升从“个体”向“整体”转变;第三,形成“六个联动”的方法路径,促进实践策略从“单一”向“集成”转变;第四,制订“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促进监测评价从“经验”向“科学”转变。

 

在追求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的道路上,通过聚焦游戏质量展开的实践探索,金牛区域幼儿园游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和改革创新的成绩斐然,并形成了极具复制推广价值的“金牛经验”。


报告五

以“审一议一研一评”机制助推幼儿园保教质量内涵发展

图片
图片


报告人:蔡蔚文(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委会副主任、高级教师)


“审一议一研一评”机制的建立缘起于厦门学前教育面临的困境,比如幼儿园数量大量增加,新教师增多,幼儿园保教质量无法保持高质量发展;幼儿园现有的“他评”,让幼儿园感到茫然等。如何保障幼儿园质量稳步提升,在日常保教工作中落实质量,是厦门学前教育重点思考的问题。

 

蔡蔚文从给抓手、架体系、建机制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他们如何引导教师立足保教工作抓好质量。首先形成基于实践的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控基本内容,架构保教质量自我监控体系,建立“审-议-研-评”保教质量自我监控机制。这是一个循环式的机制,从“审”即自我审视,开展自我评价;“议”是同伴互助评议;“研”是开展园本教研;“评”是评估与指导。这一机制让教师保教质量自我监控有抓手、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有动力,同时促进城乡幼儿园保教质量均衡发展。


报告六

规正方能致远

——区域化规范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图片
图片


报告人:骆云霞(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管理研究专委会委员、原上海市金山区托幼科科长、中学高级教师)


金山学前教育遵循“规正致远”的管理理念,以“夯实基础强规范,提升内涵铸品质”为区域目标追求,以规范园务管理、课程实施、卫生保健为抓手迎难破局,为规范保教行为、凸显办园品质而努力。

 

骆云霞主要从“为什么开展‘规范’研究”“怎样让‘规范’落地”“‘规范’带来怎样的变化”三个方面分享了区域化规范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她通过大量具有实操性的案例分享,介绍他们在通过“规范”保教管理、提升保教质量的历程中,一靠“红线”守底线,二靠“手册”抓规范,三靠“评价”促优质。

 

目前,金山区已形成8本《操作手册》,且从1.0版更新迭代到3.0版,目前正在向4.0版出发,为提高金山学前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金山园所发展可测可见,优质园所数量逐年增加;实践工作可评可循,“规范”已贯穿于全区幼儿园保教工作之中,成就了“夯实基础强规范,提升内涵铸品质”的目标。


报告七

云慧玩:优化“课程一评价”互证互进的创新实践

图片
图片


报告人:凌素凡(浙江省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综合科科长,高级教师)


自2021年以来,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结合幼儿园在保健保育、教育教学、后勤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提出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云呵护、云慧玩、云管家”“三朵云”智慧管理体系。凌素凡在现场主要介绍了其中的“一朵云”,即通过“云慧玩”来开展幼儿评价,进而优化“课程-评价”的创新实践。

 

“云慧玩”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相结合的技术打造的智慧学教空间。它不仅是一个评价工具,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库,包含观察记录、教师成长培训、幼儿成长档案、课程资源等九大模块。凌素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介绍了教师如何利用“云慧玩”评价工具,通过观察记录,对捕捉到的信息加以分析、甄别,反思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建构“幼儿评价-发现问题-优化课程”的动态循证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实践。

 

运用“云慧玩”开展幼儿发展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提高了评价的操作性与实效性,优化了课程满足幼儿发展需求以及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功能,提升了师幼互动的质量。由此可见,基于“循证”的评价,不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推动课程优化、支持幼儿发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有效途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