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学会工作文件

第十三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高校研讨会会议报道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各高校、单位间的互动与交流,2022122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高校研讨会正式召开。

西南大学李静教授、上海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李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专业负责人关永春老师、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宋占美教授、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景春教授、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陈福红副教授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早期教育专业医学高级讲师任刊库老师参与了研讨。研讨会上半场由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于开莲教授主持,下半场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会杜继纲主任主持。

       西南大学李静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报告全面地介绍了西南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认证的理念背景下,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首先,西南大学秉承“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培养“国际化、精英化、综合化”人才的育人理念。总体思路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定位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以毕业要求建构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支持保障,构成一个环状体系。其次,西南大学目标定位在四个层面,即服务面向、职业特征、基本素养和人才规格。目标内涵包含五大方面,即有用人才、优秀幼儿园教师、优秀幼儿园班主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和学习型幼儿园教师。人才特色包括“四兼备”,即卓越才能与优良师德兼备、专业素养与通识素养兼备、保教能力与研究能力兼备和扎根精神与国际视野兼备。随后,李静教授介绍了西南大学“理实一体”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即见习、实习、研习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融会贯通、层层递进。深入解释小组学习、小课题研究、小社团活动“三小”个性化培养,师生陪伴、生生陪伴的“陪伴式”课外指导,“双师”教学、“双师”指导的“双师制”培养以及仪式感的教育。最后,李静教授强调了五大认证重点,六个主要问题以及人才培养的“最后一步”——教学实施。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李辉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之澳洲经验》,李辉教授主要以麦考瑞大学为例,分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并以澳洲经验为基础,思考如何应对数字化教学带来的挑战和困难。首先,介绍麦考瑞大学的全程无纸化、电子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数字化的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平台。其次,李辉教授分享了麦考瑞大学是如何调动学生充分参与线上学习,如何保证课程运行不受师资流失影响。他指出,利用数字教学法——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包括学生在家中学习内容,在学校练习学习,在学校引入新内容,布置家庭作业和项目,由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并做到“过程评估 结果 活动”。最后,李辉教授总结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三大转变:第一,改变观念:一切都可以数字化。我们要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学习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二,改变学校:一切事物都可数字化。介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麦考瑞大学的教学标准框架;麦考瑞大学的中央课程管理系统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CMS);第三,改变同事:一切人物都可以数字化。设计和提供数字学习利基的科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数字教学法的主人。最后李辉教授介绍了基于魔灯平台的PBL三次方教学法(The Moodle-based PBL3 Pedagogy)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四新四助三导向”。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专业负责人关永春老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项目课程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关永春老师主要从本科教学实践改革的背景、以项目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创新改革和项目课程改革的阶段性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报告。首先,首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历史,学前教育学院多学科融合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以及全实践育人的高质量建设实践平台。其次,首师大教学实践改革的支持反哺机制,即学校释放自主发展的活力,教学管理团队服务学生的智慧,多元主体共建人才培养的文化生态。她指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定制,以项目课程为实践改革的发展契机,关注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深入讲解课程改革的贯通项目。借助项目课程尝试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专业学习能力薄弱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质量提升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艺术类课程定位不准与层次混乱问题,以及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育人效果不佳问题。最后,针对学生培养中存在问题,她分享了人才培养改革的阶段性反思:最先在理念上做出调整,包括大概念课程的建构,怎样实现课程的纵向贯通和横向整合,尤其是艺术类课程。最终落脚点为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探索,包括艺术类的项目课程,小学期的项目研究以及围绕项目所做的选修课程等。

 

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宋占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与旨向——从早期教育幼儿园化谈起》。宋占美教授提由早期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生发,从早期教育的方式、如何更好地为婴幼儿提供材料、创设情境和环境展开报告。宋占美教授指出,早期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同学们提供科学的营养与喂养、睡眠与卫生习惯的养成,同时要促进婴幼儿的动作、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能够为婴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包括丰富的材料、合理的区角创设以及给予婴幼儿通过环境的刺激。从今后职责的角度来看,早期教育的学生不仅要为婴幼儿提供生活照料和膳食平衡,也要为婴幼儿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接着宋占美教授从早期教育学生应当取得的资格证层面和我国刚颁布的《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准则(试行)》进一步分析并明确,要为我们国家培养适合我们中国、能够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的儿童,强调在教学方式上应当“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融合”。最后从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率断崖式下跌即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一国情出发,指出在当前的人口战略背景下,要让老百姓敢生、愿意生,培养真正能够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的早教人!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景春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铸师魂 强师能 促发展——培养高素质善保教的新时代幼教师资》。景春教授由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和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成就引入此次报告,从“树两代师表,铸时代师魂”“重专业基础,强保教能力”“聚四方之力,促专业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专业建设情况。首先,景春教授指出要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促学风,将导师修养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教师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以党建带团建,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积极开展乡村少年宫智能服务等主题活动,激励学生服务基础基础教育情怀。第二,景春教授从学校导向、专业理念等角度,展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围绕职业生涯发展,完善终身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实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幼儿园岗位需求相对接。同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依托信息化平台,创建了实时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学习空间。第三,景春教授指出要立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新使命,坚持服务需求贯通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整合校内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探索,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陈福红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建设》。陈福红副教授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情况展开介绍,根据本校专业认证历程总结得出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近两年建设省级在线精品课程7门,引进国家级精品在线网络选修课程28门等成果。陈福红副教授表明经过专业认证,该校的专业建设成效也更加明确,总结为“一核、两翼、三支撑”。“一核”即“一个核心”,即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两翼”即“两种措施”,即坚持把好教师的入关口,引进10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打造高质量、机构化的教师专业团队;多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支持”即“三项主要工作”:继续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将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儿童观、儿童文学相结合,打造河东儿童剧;持续改进课程标准研修工作,狠抓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强化实践教学,强调学前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实践全程性、场所多元性、指导双师性”,着力打造“运幼金课”,突破地方办学困难,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迈上新台阶!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早期教育专业医学高级讲师任刊库老师的报告《医教融合视角下的托育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题目为。任刊库老师指出医教融合视角下的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是“学校、医院、托育机构三方合作培养模式”。报告首先从国家政策入手,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展开分析,指出“家庭为主,托育补充”“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和“强化部门协同”,应当遵循儿童优先的原则,实现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确有照护困难的家庭或婴幼儿提供必要的服务,真正做到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基于《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和《保育师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托育人员属于专业的养育人,需掌握一定的儿童医护及托育机构从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托育从业人员应具备一定儿童医护与环创知识和技能。最后任刊库老师从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强调,仅依靠学校而没有医院和机构的参与,特别是没有的深度医院,要保证理论、实习实训教学仍是比较困难,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对于高水平照护的需要日益上涨。综上,任刊库老师总结得出医教融合视角下婴幼儿照护事业的未来走向还应关注“院校系托育机构、医院系托育机构并驾齐驱”。

 

研讨会的最后,各位专家针对参加研讨的老师们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反馈。随后,研讨会主持人对会议内容进行小结。于开莲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七个讲座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角度:第一,专业认证角度,以专业认证的标准和理念为抓手,核心问题在于怎么样坚持学生为本,才能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教育数字化角度,包括管理平台、设施建设,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三,0-3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角度,涉及性质特点、培养方式、理念背景、多学科融合等。杜继纲教授指出专业认证可以使办学的逻辑链条更加清晰,审视办学的全过程,凸显自己的特色才是专业认证的本意所在。最后杜教授强调对“凡事皆可数字化”的感触,超越校园,跨越时空,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可能会实现一些变革。希望可以借助各个高师高专优良培养传统的相互分享,实现高校之间的“贯通课程”! 

(来自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