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发展策略

课题研究是超功利的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5日
作者:江苏省南通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陆小涛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10期

题研究于老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一般而言,大多数幼儿园只有少量省()级立项课题,一个课题核心组也只有少数成员。因此,对于老师来说,课题不过是少部分人的“好事”。这种“好”,大抵和一个有“名分”(立项)的课题所能带来的职称、荣誉称号等息息相关;而这样的“好事”,不可能每个人都摊上。于是,在还没有认真反思课题研究是什么,一线老师可以做什么课题,以及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之前,老师们已经把自己拒于“课题研究”的门外了。

  课题研究有门槛吗?从来没有。

  真实的幼儿园教育生活就是一个个课题交融汇聚的研究场。老师在教育实践中都会遇到让自己困惑的问题: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家园沟通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细究下来,既有对发生背景、原因的分析调查,又有采取策略、观察事态发展的举措,还有事后的反思和交流。这一系列自然遇见、自主展开、自发回顾总结的过程,即是围绕教育生活的“真问题”展开的“真研究”。如果在这个“真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能与他人沟通得以借鉴、在阅读相关书籍中获得理论提升,而且能有意识地将自己所观察、思考、实践、调整、反思、提升的系列过程以教育笔记等方式梳理记录下来,必然会带来自己的新发现和新收获,类似的“研究成果”就应运而生。

  虽然,一个问题的解决带来的或许只是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经验积累;但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果伴以自我审视,则会带来阅读、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等的综合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让自己在新问题面前迅速做出条理、综合的判断并形成积极、理性的应对举措;持之以恒,在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活中,更能形成对新问题的敏感,长期追踪解决问题的坚持。至此,一个个有“名分”的课题必定开始主动向你伸出橄榄枝。而你或许还会犹疑,是否该给自己的“研究”或“课题”申请一个“名分”了。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就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每一个老师都经历过“课题研究”的历练。梳理出历练的系列过程,记录下每日()工作中的疑惑与发现,必定会让我们获得摆脱琐碎,向着专业方向的生长和积淀。

  写到此处,不由得想起了安吉游戏。

  在浙江安吉,游戏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也为安吉赢得了2014年全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佳绩。程学琴科长在南通分享安吉游戏经验时,无意中透露,当初的安吉游戏并未经历传统的课题申报、审批、研究、结题等程式化路径。可以说,是实践中摸爬滚打的自发自主的理论学习,自然迎来了这一课题殊荣。

  走进安吉,观摩安吉游戏,在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户外活动里,我们看到了幼儿的发展;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游戏材料提供、游戏情境创设、游戏课程设置、观察记录之中,我们看到了老师的“研究”。

  安吉游戏正是课题研究去功利化的最好例证。课题,是源于对幼儿的爱、对工作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因而产生的恒常、缜密、专注,也是深沉地用心付出、思考与实践。

  这么说来,关于课题研究,如果不是幼儿园的课题核心组成员,没关系,我们也可以主动要求参加集体的课题研究,不为名分,只为成长;如果暂时没有申报成功的立项课题,没关系,从身边的真问题出发,思考着、行动着,真研究没有“立项”或“不立项”之分。

  说到底,课题研究,是超功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