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发展策略

利弊权衡应基于儿童心理的需要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4日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沈心燕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3月刊

成老师:

  您好!

  读了您对小逸和小霖交往行为的观察与描述,及对其行为后果的肯定与担心,恕我直言,当我看到“他俩一起玩的利弊该如何权衡”这个问题时,有一丝说不出来的不适感。面对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3岁幼儿,孩子们能玩到一起自然有他们的理由。教师应从什么角度进行利与弊的权衡?在利与弊的权衡中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与理由?如何保证教师权衡的角度是适宜的?教师认可的适宜能否确保对幼儿也是适宜的?教师权衡以后又应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来面对孩子的伙伴关系?这些都是我看到这样一个题目后所产生的第一反应。然而当我看完您通篇的思考后,又有了不同的感觉:您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从小逸和小霖的性格以及相互影响的利与弊出发,提出自己的思考与顾虑以引发大家的讨论,而没有贸然行事,这种开放、谨慎、追求科学施教的态度,让我感觉到您是一位极具责任感和教育意识的教师。那么,如何看待小逸和小霖的交往行为,我愿意在此与您分享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站在幼儿的角度

  教师应关注幼儿交往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珍视与呵护孩子彼此间的情感

  在本案例中我注意到,您的顾虑源于“小逸会不会把小霖带‘慢’了?他俩这个小组合会不会更加不‘合’班集体这个大群”,继而考虑“该不该让他俩继续这样形影不离下去?他俩一起玩的利弊到底该如何权衡”。

  我以为,孩子之间虽然个性特点和情感需要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愿意和谁一起玩,和谁能玩到一起,3岁孩子也定会有自己内心的感知与选择的理由。面对孩子们的自主选择,作为老师在权衡利与弊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理解这两个孩子愿意在一起相处的原因,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与感受。我们在顾虑小逸和小霖相处表面上带来的“慢”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与情感的需要。

  我们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孩子们会通过自己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各种行为方式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就如同小逸和小霖,从您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在能力上“差强人意”的小逸,吃饭需要老师喂,上厕所需要老师提醒,不会用语言表达想法,对于老师给出的指令更是无法完成。

  小逸种种的“差强人意”,我想这些都不是小逸的过错,而只是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已。面临这种种窘境的小逸,我们老师是否考虑过她的第一需要是什么?如果我们的老师能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小逸着想的话,就一定不会产生以上种种顾虑了。而一定会在体悟小逸心理的同时察觉到:在她没有完全适应集体生活的时候,或者说在她的某些能力还没有适应集体的节奏与要求的时候,在教师尽心帮助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幸好有了小霖的陪伴。在户外活动时,小霖会主动拉起她的手,带她一起玩儿;午睡时,小霖会提醒小逸摘发卡;在吃饭的时候,依然有小霖帮助她找座位并始终陪伴着她。小霖的陪伴与帮助,帮助小逸解决了生活与游戏中的困难,使她避免了由于能力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尴尬和孤独,从而使她在集体中变得越来越合群,越来越开心,以至于她会手舞足蹈地跟着小霖去做事。从她的行为中,我们不仅读出了她在集体中做事时内心的那份愉悦,也让我们明晰了对能力上“差强人意”的小逸来说,有人能放慢速度“陪伴”她,是她的第一心理需要。同时理解了为什么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帮助都无效果的原因。小逸的需要告诉我们:好的教育应该能伴随和适应每个幼儿自己的速度与节奏。

  再看小霖,这个原本也十分内向且平时不能遵守纪律的小男孩儿,面对小逸的种种不适,他能主动地帮助她;与此同时,由于小逸的快乐和依恋,也使小霖感受到自身行为的价值,从中获得了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从而更乐此不疲地帮助小逸。从小逸和小霖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同伴关系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和积极影响。

  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体察他们的内心需要与情感需要时,就会被孩子的这份真挚的情感和行为所感动,即便,他们在彼此的依赖和等待中,行动有些“慢”,但是我们同样会感觉这份陪伴与等待是美好的,是需要教师珍视与呵护的。由此,教师也就不会站在组织与管理的角度去纠结,要不要“继续让他们这样形影不离下去了”,反而需要进一步反思以下三个问题。

  1.对于小逸:我们能否给独特的她,在集体中创设包容、等待、欣赏,且符合其个性特点、能力水平与心理节奏的环境与心理氛围,让她有一种心理上的舒适和自信,有一份安全感和归属感。

  2.对于小霖:我们又是否满足了他的情感需要,在集体中充分发挥了他的优势与积极作用,使其获得应有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3.对于教师:教师的行为决策不应仅着眼于幼儿的行为后果,更应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与需求,并依据幼儿的真实想法与需要,再来思考我们应做什么,如何做。教师切不可仅从成人组织管理的视角或从齐步走的教育模式中,要求每个独特的幼儿适应教师的要求,而应让我们的教育适应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与发展的轨迹与节奏。

  站在教师的角度

  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接纳与理解幼儿的现有行为,并将此作为学习的起点

  面对小逸和小霖的紧密关系,您担心“这种形影不离的关系,是否会使他们脱离集体,使本来就做事慢的他们,会因两个人在一起相互‘比慢’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您的担心与忧虑虽说不无道理,然而,如果我们依然站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担心,我们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一:两人在一起是否会相互“比慢”

  我们知道“快”与“慢”都是相对的,作为小班的小逸和小霖,由于自我意识比较强,对自己行为节奏的快慢,还缺少清晰的行为认知、时间概念和相对的比较。同时,两个孩子的“慢”都不是刻意而为地比慢,“慢”的背后是相互陪伴的需要。况且,小霖本来就吃饭慢。我想,孩子吃饭慢与吃饭发呆或一边吃一边玩的行为,究其表现和原因都有所不同。前者可能是一种习惯,习惯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而孩子一边吃一边玩或吃饭时总发呆,是需要教师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来判断背后的原因:是出于孩子的生理问题、活动量不足的问题、还是饮食方法或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而不应将其原因仅仅归结于孩子之间的消极影响。即便吃饭慢就是源于二者的相互影响,我以为教师也不应以终止他们形影不离的同伴关系为代价,而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积极的方式,通过个性化的支持引导,激发两个孩子进餐的愿望,并在彼此的影响下作出相应的行为改变。

  问题二:两人在一起是否会使他们脱离群体

  “集体”对于每个幼儿来说,并非只是一个概念,而是由班级中每个具体的个体组合而成。作为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和能力所限,他们融入集体的方式是在集体中结交一两个好朋友开始的。朋友是帮助他们建立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纽带。孩子们会由于在集体中有了自己喜欢的朋友,而逐渐喜欢和适应集体生活的,同样也会在逐步适应中结交更多的朋友。

  从您提供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小逸正是在小霖的帮助下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和喜欢上了集体生活。小霖对小逸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朋友。而小霖的热情,与乐于助人的行为,不仅在改变着小逸,也使小霖学会了在集体中关心照顾他人,并从小逸的改变中感受到了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小逸和小霖之间这种纯真的友谊,使他们双方都获得了情感上的极大满足和积极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读者。为此,教师应将此作为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起点,在尊重和保护这份情感的基础上激发、激励二者的积极作用。

  站在教师的角度

  教师应把握幼儿的个性特点,循序渐进地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发展需要

  面对小逸和小霖的密切关系,虽然需要我们的尊重与呵护,但是,站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由于他们的形影不离也会局限孩子的视野与交往范围,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我想这大概也是您最为担心的问题。

  为此,教师应该站在尊重与呵护幼儿情感需要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应关注小逸和小霖平时对什么有兴趣、有热情,并结合他们共同的兴趣点适时丰富和扩展他们的活动内容;同时,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来自于更多人的关注与关爱,使小霖和小逸彼此相互注意的视线,能有机会转向更为丰富和精彩的世界,看到周围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玩什么,看到在集体中还有这么多自己喜欢的活动和事情,进而产生参与到其中的兴趣与愿望,并在参与中找到两人共同的新朋友或不同的好朋友,感受与之不同的快乐。这种在顺应幼儿兴趣点上的支持、延伸与扩展,随其活动内容、活动视野、活动经历和经验的丰富,会给小逸和小霖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会帮助他们更自主、更独立地走向集体,走向自己不熟知的环境,进而帮助他们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有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

  对于您提出的孩子之间普遍是负面影响多于正面影响的感知,以及教师应如何应对幼儿的“负面行为”、如何减少负面行为对幼儿影响的困惑,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理解幼儿对“负面行为”的尝试与模仿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新鲜、有趣的事物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与模仿的冲动,同时由于孩子的经验所限、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为此,他们对一些“负面行为”的尝试与模仿,也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好奇,而非明知故犯。也就是说这种好奇与模仿是孩子的年龄特点而非缺点。

  2.解读幼儿在“负面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需要

  小恒为什么喜欢拍桌子?是否他喜欢敲击的兴趣没有得到满足?能否在游戏活动中为他提供相应的空间,让他搜集可敲击的物品,通过敲击感受节奏,满足小恒敲击的兴趣?教师还需要了解,小俊为什么经常脱离集体,愿意一个人跑去很远的地方玩?只有了解了幼儿真实的心理需要,教师才会知道他是否真的愿意脱离集体,以及愿意一个人玩的原因,才会知道用怎样的方法应对才是适宜的。

  3.面对幼儿的“负面行为”,减少在集体面前的负强化

  面对孩子的“负面行为”,教师可通过积极的归因,引导孩子们的注意,或延伸和拓展孩子们的注意。如,全班孩子都在模仿小恒一起拍桌子的时候,教师可明确告诉大家,现在的时间是否适宜做这件事;如果时间允许,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拍,还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怎样拍出来的声音更好听,以及除了拍桌子还可拍什么、怎么拍等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积极的心态。再如,面对小馨吃饭挑食的行为,也要避免在集体中的负强化,而应更多地通过个别化的指导,激发小馨进食的积极情绪。

  4.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幼儿主动调整自身行为

  面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行为,需要教师在了解其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如对于小俊经常脱离集体的行为,教师可在户外活动前,通过与小俊的个别交流,与他共同协商今天在哪里玩、玩什么,鼓励他乐于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以便取得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并能在活动中遵守自己的约定。由此,帮助小俊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上仅是自己对问题的粗浅认识,希望我们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中,更加读懂幼儿的想法与行为,并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幼儿享受更适宜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