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学会工作展示

捍卫童年与教师使命——“童年与教师研究与实践岭南论坛”会议综述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9日
作者:叶平枝 洪浩才     来源: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青年学术沙龙-互动讨论
  • 闭幕式杨宁教授总结
  • 合影
  • 开幕式
  • 思想盛宴的实况
  • 思想盛宴的实况
  • 思想盛宴的实况
  • 专家支持

 

2016102930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近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充分研讨“童年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350名与会者献上了高品质的学术盛宴。本次论坛是广州大学学前教育系继“关注母婴”、“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的问题与方法”、“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研究”之后的第五届岭南论坛。与往届不同,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支持,并联袂主办这次会议。同时也得到了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广东省学前教育专委会的大力协助。

在一天半共7个时段的研讨中,共有近30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他们的报告和主持异彩纷呈,风格多样,造诣深厚,为与会者带来了莫大的精神享受和思想冲击,同时也呈现了多样的方法和多维视角。年轻学者也展现了精湛的学术功底和精致缜密的研究。29号晚上的青年学术沙龙计划九点结束,结果十点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参与会议的代表不仅有近50所高校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9所中职院校和31所幼儿园的代表。互动环节的精彩提问和回应既反映了专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教育关怀,也显示了与会者的智慧和专业素养。会议结束之后,好评如潮,“过瘾”、“饕鬄大餐”、“思想盛宴”“含金量高”成为与会者对参与此次岭南论坛的强烈感受。我们欣喜地发现,理论研究和交流已经不再是曲高和寡,实践工作者也急需理论的滋养和指引,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下面将这次论坛的主要议题进行综述。

一、童年的消逝

当今社会有儿童无童年,童年正在消逝,亟待教师的捍卫和保护。首先,儿童成长于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和压力倍增的时代,儿童在本该享受幸福童年的时期却被懵懂地带入功利与压力之中,逐渐远离了梦与诗、自由与自在、天性与童趣、丰富与多彩。童年在异化、窄化、模式化和小学化。(但菲、叶平枝)

其次,社会传播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抹去了儿童进入成人世界的天然屏障,使儿童失去了应有的纯真和澄明。(刘晶波)

最后,儿童与成人关系的病态和非专业,压抑了幼儿的天性,使他们与童年的幸福渐行渐远。60后、70后的幸福童年源于父母无暇顾及下的天性舒展,80后、90后、00后的压力童年则归于父母等成人的强力塑造和病态陪伴。我们要重新思考“爱就是陪伴”的说法。(但菲、叶平枝)

总之,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压力,使童年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洪秀敏)

二、童年及其价值

   专家们从古今中外的大家学者对童年的研究充分讨论了童年的价值。作为童年研究的专家,刘晓东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向童年致敬”,对童年的价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指出儿童拥有丰饶的天性资源;儿童的成长不只是“得”,而且也在“失”;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成为哲学家;儿童在道德领域也具有丰富的资源;童年是“人生之井”,是创造性的源泉;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孩提之心俨然成为人类文明的原点和故乡;倡导童心主义就是将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等等。他指出:大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无论年龄多大都始终葆有赤子之心。珍视童年、捍卫童年、拥有童年不仅是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社会的人性复归。人和社会的理想发展都离不开童年。

可以从温馨的关系中认识童年。有童年意味着个体成长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关系和人生体验,在积极的温暖的人际关系中发展,儿童可以自豪地说:“除了童年我可以一无所有”。(周念丽)

丁海东认为,个体年幼阶段,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或秘密的“集结地”。儿童的不完善、不成熟,抑或脆弱、稚嫩,承载着的无限的开放与可能,只能是发展的深刻与复杂。一切教育的要义(所谓原理、立场与原则等),均起源于年幼孩子的教育这里。青年学者苗雪红和王浩分别从“童年回望:多学科视角”和 “日常生活话语中的儿童观”对童年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给出了不同的视角。

童年正在消逝,但童年会被我们珍视和捍卫,童年的价值是如此的珍贵,童年是被期待着永不消逝的。(刘晶波)

三、教师的使命

教师是守护儿童能够有幸福童年的非常重要的捍卫者。(洪秀敏)成人认识的最大局限在于:我们从童年当中走出,却忘却童年。教师与儿童做的大致性的整合,需要做到持续性的经验分享,就像恋人间的看对眼,教师与儿童要相互欣赏持续互动。(秦金亮)专家们为童年回归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1儿童本位

专家们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应从成人中心转向儿童中心,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走出目前儿童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状态之现实需要。刘晓东教授指出,我们不仅主张教育学的儿童本位,还主张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伦理建设、政治建设的儿童本位。

儿童为本应体现在宏观微观的方方面面。在社会文化中树立儿童本位意识,在法律制度中强调儿童的权利保护,在政策规章上做到以儿童发展优先,在经济增长中以儿童利益优先,在政治行动中做到以儿童权益最大化。微观层面上的家庭实践中,在空间规划、玩具游戏、图书阅读、服装选择、亲子关系等坚持儿童立场;幼儿园实践中,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制度规范、课程设计、空间规划及时间筹划方面坚持儿童立场;物质层面上,建立探索、互动、交往、有趣、挑战、过程、动态的环境,提供开放的、低结构的、多元的、环保的材料;制度层面上,建设自主的儿童空间、给予弹性的儿童时间、制定自主的儿童规则;做到开放与封闭的均衡、联通与割裂的均衡、儿童与教师的均衡、约束与支持的均衡。(王海英)

作为人生启始与开端的婴幼儿时期,其生命状态的稚嫩与脆弱,绝非意味着教育与培养的肤浅与简单,相反是养育与教化的复杂与艰巨。对于童年及其成长的敬畏,当是现代早期启蒙与学前教育的基本立场、专业信念与操守。这种敬畏,就是对于童年天赋秉性、纯真心灵、幻想冲动的尊重与顺应,包容与理解,善待与呵护,以及对于童年成长过程及期望的理性清醒以及自然而平和的态度。(丁海东)

2、幼儿教师的素质和准入

我们要研究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质,不能用艺术人才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幼儿园教师,以艺术教育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因材施教”,“因材”是“施教”的基础与前提。研究儿童的“做和学”,才能提供适宜的“教”。 教师是一个自主的学习者,才能尊重儿童的自主学习。现代教育要从“教学”走向“导学”。(蔡迎旗)

   童年的幸福和维护需要专业化的教师。为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我们必须研究当前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及其保障体系,保证其公平公正和专业性。(赵景辉)

3、发展童本课程和激励性评价

理解童年、尊重童年、捍卫童年、放飞童年、呵护童年是教师的使命。我们应解读童年特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珍视、依归、融入童心,营造富有童真童趣的环境,构建幼儿本位的课程,关注幼儿游戏的本体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倡导发展性幼儿教育评价。(向海英)在此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追求的理想职业状态是:优雅而高贵,自主而尊严,(丁海东)而不是疲惫、匆忙和追随。而要做到理想状态,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把握幼儿发展的关键,研究幼儿的激励和评价,做到教育的人性化和智慧化。建议对影响儿童发展的关键问题展开长期有说服力的追踪研究。(叶平枝)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向名师学习,发展实践智慧,做一个有较高自学自育能力的,有思想有智慧的幼儿园教师。(秦旭芳)

学者们也报告了自己的相关实证研究,如叶平枝教授的“幼儿教师的日常评价行为的现状和转化研究”,李思娴博士的“儿童加入游戏策略与教师支持策略的对比分析”,冯婉祯博士的“幼儿眼中的师幼关系:基于混合研究的分析”等,这些小题大做的微观实证研究值得借鉴。(杨宁)

    4、关注童年幸福和弱势群体

幸福是学前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也应该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应该对儿童幸福进行研究。袁爱玲教授从儿童幸福课题的研究价值、儿童幸福的多元释义、儿童幸福的构成维度和儿童幸福的实现路径对儿童幸福进行了讨论,并建议大家关注童年幸福的研究课题。

弱势群体儿童不能缺席童年幸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李燕教授“基于情绪控制和社会技能训练的害羞儿童干预项目”提出了对害羞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的整体解决方案。高丙成副研究员对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四、理论的价值和魅力

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有轻视基础理论的文化传统。真正的理论其应用价值是非常厚重、广阔的。理论研究不只是具有应用的功能和价值,它还能进行自身建设、学科建设。没有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就没办法建设。一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好不好,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建设,关系到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关系到它的质量,关系到学科的声誉和尊严。学前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育相比,教育学的基本要素、基本关系和基础问题在学前教育背景中会得到放大,从而显得更加清晰。我们要做好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要让教育学界听到我们的声音,要让小学教育界主动与学前教育界对接。(刘晓东)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是我们很缺乏的,相信很多专家在一起,一定能瞄准前沿,凝聚共识,借鉴经验,加强合作,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壮大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队伍。(虞永平)

 

本次会议所讨论的主题、专家学者们所讨论的问题、使用的话语、呈现的画面,触及到人类心灵中某些最深邃也是最柔软的东西;不仅涉及到某些理论的前沿,也感动了我们自己。我们在这里共同地呼唤美好的童年,本真的童年,幸福的童年;我们要有浪漫的情怀、赤子之心;我们也更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要踏踏实实地致力于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乃至于提出相应的技术路线;我们要关注教师的缄默知识和实践的智慧。学前教育呼唤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我们共同努力!(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