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事业发展 > 幼儿园管理

从观念到措施,管理让后勤不“后”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4日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洁民幼儿园 张雪红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78期

 

洁民幼儿园不仅拥有让人引以为豪的112年的建园历史,更拥有独特的园所文化内涵。“育人以著其洁,洁民而洁天下!”这也就意味着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清洁干净的人、洁身自好的人、心灵纯洁的人。在近几年幼儿园的发展中,我们始终以此为己任,重视园所文化建设,努力为生活在洁民的每一个人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让拥有百年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园生机盎然、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园提出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办园理念,科学育人的重点在于了解人的特点、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在洁民这个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是教育者,不管是前勤教师还是后勤员工,包括保洁、保安,他们的工作都与幼儿园整体质量提升息息相关。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园借助园本课程的推进和后勤工作的研究全面提高了后勤人员和后勤工作的整体水平。

 

转变观念,让后勤不能“后”

 

1.学习纲领性文件,端正对后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将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放在第一位,健康领域中涉及到幼儿习惯、营养、保健、安全、运动等内容,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后勤工作有关。因此,建立后勤人员工作与幼儿发展息息相关的认识成为近几年我园后勤管理及研究工作的重点。

 

2.借力政府的活动导向,全面提升后勤工作地位

北京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幼儿园质量,提高教师、保健医等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几年中,北京市教委、西城区教委先后组织了幼儿园营养厨艺大赛、烹饪技能展示、营养知识问答、现场厨艺比拼等活动,自此,后勤人员有机会崭露头角走上舞台;同时妇幼保健所也加强对保健大夫的培养,我园还被确立为新上岗保健医培养基地。一系列的平台使食堂师傅、保健大夫等后勤人员成为活动的主角,后勤工作的地位得以提升。

 

3.伴随幼儿园发展,加速后勤工作质量的提升

在和谐宽松的园所氛围里,在以科研为引领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各项工作有声有色,而通过后勤工作的不断实践和研究,也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后勤人员同样也是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者、保障者。他们的专业成长关系着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更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我园后勤工作开始逐渐转型,后勤开始不“后”。

 

多措并举,让后勤不再“后”

 

1.建立长效的研究机制

十二五期间,我园不断完善教研制度,特别注重定期研究与随时研究相结合。一方面通过规定的例会,如园务会、伙委会、班组会等,对部门工作定期进行总结;同时,后勤员工还结合各岗位特点,发现幼儿的需要及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研讨,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十二五期间,在保健医和教学部门的共同配合下,我们先后三次对我园一日常规流程进行调整。调整既有上级部门对幼儿保健工作的要求,同时很大一部分是在对幼儿实际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在与教师的研讨后进行的完善,以保证一日作息真正为幼儿生活和健康服务。

 

2.构架平等的沟通机制

沟通在一个组织中极为重要,它能使组织成员在沟通交流中明确方向、化解误会、增进感情。在我园的管理中,我们努力为前勤和后勤搭建沟通的平台,使他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在前后勤由相对独立变为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功不可没。不管是教师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还是岗位技能练兵时的互当评委,或者是工会活动中的营养健康讲座,多种活动中都能看到前后勤共同活动、相互交流的身影。

因为有着良好的沟通基础,即便遇到一些小矛盾也能很好解决,不会形成对立。有段时间食堂师傅发现幼儿的碗里经常会有食物的残渣,导致洗碗很不方便,就有些怨气。及时召开的伙委会使师傅们有了表达的机会。很多老师也做家务,很能体会师傅们的辛苦,大家很快达成共识,即在日常幼儿进餐中,要关注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各班抓住这个契机引发孩子们的关注和体验,纷纷采取个性化的措施解决问题。后来,食堂师傅在转班的过程中,还亲自鼓励孩子们把饭吃干净的良好习惯,这也成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一次后勤人员畅谈“变化”的交流中,一位老师说:“相互埋怨只能使人际关系紧张,而相互提示、建议和帮助才能使问题真正得以解决。”可见,有效的沟通能极大促进工作的开展。

前后勤的沟通交流最初以领导安排布置为主,可是渐渐地,前后勤老师开始主动相互帮助和理解。比如,前勤教师有时会加班,一开始,园领导会安排食堂师傅为老师们准备晚间加餐。当食堂师傅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班级教师手中时,班级教师充满着无限的感激。看到班级教师加班加点十分辛苦,食堂师傅也被感动,渐渐地,食堂师傅只要一看近期教师忙,有任务,就主动给她们做饭,甚至给班里帮忙。

 

3.设立适当的竞争奖励机制

我们所说的竞争机制更多地表现为对所负责的工作采取轮流责任制,如,2名保健医的工作每学年更换一次,定期对其负责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评价。食堂师傅采取成伙每人一周负责制,该轮到哪位师傅了,他们会特别关注教师餐厅的垃圾桶,如果今天垃圾桶里剩饭剩菜少,说明他们炒的菜符合老师们口味,如果饭菜剩的较多,他们一定会反思今天的饭菜口味,甚至会与个别老师交流,进而改进自己的烹饪水平。在一次后勤交流会上一位师傅说:“我们每次做完饭,如果自己都不爱吃,那么更何况老师了!所以要想让老师们爱吃,就得先过自己这一关!”朴实的话语背后反映出食堂师傅虚心的精神和敬业的态度。在平等的氛围中,老师们也自然表达自己对伙食的想法。和谐环境中的竞争不仅能提升工作质量,更能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十二五期间,后勤组的老师们两次在全园以高票通过,获得西城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4.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幼儿评价、客人评价,多元的评价机制成为促进后勤人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动力。比如,市区级厨艺大赛、学习共同体的展示交流、家长开放时的介绍、园内接待大型活动时的集体亮相,这些开放的展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食堂师傅们的创作和制作热情。每当听到客人老师们对菜品大加赞赏时,自我的价值感与自信心就油然而生。2013年我园进行综合素质督导过程中,即将退休的食堂班长听到督导老师盛赞他们烹制的饭菜时,感动地哭了,并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这么多专家面前亮相并得到赞扬。”她一定要和各位督学老师们合影,她要好好珍藏,作为退休礼物送给自己,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心中的好老师”的评选中出现保健医的名字时,老师们投来了羡慕和认可的目光;当家长开放日中家长称赞食堂师傅做的饭好吃时,厨师们个个喜上眉梢;当小朋友的爷爷对财务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收费政策而赞不绝口时,财务人员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当孩子们感谢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为我们扫落叶、整理环境、站岗、编球网时,他们的幸福挂在了脸上。有形的评价带来无形的鞭策,多元的评价激发出无限的潜质,在这样多元评价的机制下,后勤工作朝更好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