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振兴之路

中国山村幼儿园——迈向教育公平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03日
作者:韩洁     来源:新华网

 

    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城西行15公里,颠簸的村间小路旁,白墙灰瓦的中山乡桂花幼儿园掩映在绿树间隔外醒目。

  这家私人开办的乡村幼儿园今年4月刚刚搬到村头新址,吸引了周边100多名孩子入园。半个篮球场大的空坝三面被教室环抱,崭新的儿童健身器械旁充满孩子的笑声。

  “我一直梦想办一所乡村幼儿园,两年前在山上村里自家建幼儿园,没场地也没专职老师,孩子多了就非常拥挤。如今搬到山下,一些变正规了,才感觉梦想真的实现了。”谈起幼儿园的新变化,园长余志荣颇有感慨。

  帮助余志荣圆梦的,是当地政府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国际救助儿童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合力实施的“山村幼儿园计划”。

  2009年8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率先启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随后试点扩至云南等西南贫困地区。2012年起,“山村幼儿园计划”作为“早期发展项目”学前教育的核心部分,在贵州、四川等地逐步推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说,儿童早期营养与教育状况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由贫困导致的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缺乏基本的早期启蒙教育,将对一生的学习技能和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和恶性循环。

  调查显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健康与教育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相关研究,父子两代人在收入方面的一致性,我国高达0.6。只有对贫困家庭婴幼儿的营养和教育实行科学及时干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一关。”卢迈说。

  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当地共有76所幼儿园,全部被列入“山村幼儿园计划”,覆盖约6000名幼儿。

  “其实洪雅县并非最贫困地区,幼儿园毛入学率也不低,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它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项目负责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说。

  他告诉记者,“山村幼儿园计划”不光解决幼儿园短缺孩子无学上问题,还旨在推动“山村幼儿园”由“有”到“好”。国内很多贫困地区普遍面临幼儿园师资短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事故频发,洪雅试点重点探讨提高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路径,更具借鉴性。

  据洪雅县副县长万勤芳介绍,学前教育是当地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环节,幼儿园办园水平普遍不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差、师资缺口大且专业水平低,山区幼儿体质健康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均衡。目前全县仅两所公办幼儿园,绝大部分为民办幼儿园。

  18岁的胡丽娟是洪雅县职业技术学校一名幼教专业在校生,去年8月进入桂花幼儿园当志愿者。包括她在内80余名幼教专业学生通过“山村幼儿园计划”进入当地民办幼儿园进行实习。

  “专业老师的加入对改善幼儿园教学有很大提升,通过参加‘山村幼儿园计划’,我也有很多机会到其他幼儿园参观学习,了解关于儿童营养、发育和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对改善幼儿园教学帮助非常大。”余志荣说。

  为该项目提供支持的国际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首席代表毕雅说,发展儿童早期教育,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要。在中国,一些地区幼儿教育仍存在“小学化”倾向,应通过培训引导幼儿园科学教学,避免幼儿过早接触小学知识,加重幼儿心灵负担。

  中国教育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方晋表示,希望通过“山村幼儿园计划”,探索一种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帮助更多乡村民办幼儿园,逐步缩小城乡儿童在健康和教育方面的差距。